刷完这部老剧,对主角线这个三角恋有点自己的想法。
非七是双向加粗箭头。
非乐对小七自然是不用说,深情且专一,他本身是不善表达,成熟稳重思虑周全的性格,从他一开始对小七的推拒就能看出来。
有人为非乐不值,觉得说小七不专一移情别恋之类的,其实我倒觉得,移情过是真,但不代表小七爱非乐的程度就比不上非乐爱她。
即便是第二世的陈初七,也直言过自己之前最想嫁的人是非乐。
如果说不高兴对小七可以用那句“喜欢就会放肆,但爱就是克制”,那小七对不高兴也可以用一句“喜欢可以选择,但爱就是本能”这篇我主要想说的是小七对非乐的爱。
第一世:纯粹深爱,那必然是我等精神洁癖1v1爱好者最新欢的。
她有很多爱他的表现,喜欢和他亲近,为他担心和伤心,像所有恋爱中的小女孩一样。
小七为了和非乐在一起触犯天条就足够说明这份感情之深,她说就算生不如死,也要在他身边。
对仙女湖说,不能和他在一起,与其生不如死,不如一死。
(恋爱脑小七不值得借鉴咳咳)但这都还不够触动我。
最能说服我的,是小七这样一种性格的人,她其实是很听非乐的话的,她愿意为了他低头,妥协,和改变。
小七从小在天宫被六个姐姐惯着宠着,她性格里很大的一部分是任性的、唯我独尊的、不计后果的……但她在不高兴面前就变成了一个会顾忌对方的小姑娘,当然一开始没有,但到后面她已经非常接近“贤妻良母”的样子。
为他纳鞋底做棉鞋,而在他俩盖房子的时候小七还问非乐为什么不让她变一个出来。
因为小七知道要用爱为心上人做东西,所以她才做了三天三夜。
她本不懂人,是非乐教她不能浪费粮食,她本不懂尘世情爱,是非乐教给她如何爱一个人,怎么对一个人好。
一开始的她喜欢非乐是只会欺负他,贪恋他的好脾气。
就像那些小男孩不懂怎么对小女孩好,喜欢她的表现就是欺负她。
到后来她知道非乐有自己的使命,他不让她跟着,她虽然不情愿,但她知道不要让非乐为难。
两个人相爱,为对方改变多的那个往往是更被动的一方,也是爱的更深的一方。
非乐非常清楚这点。
所以他才会对仙女湖说,觉得小七爱他很深,但他为她做的还不够多,虽然非乐已经非常爱小七了,但比起小七一身一心都扑在他身上,他还有墨家的责任和使命,没办法事事顾全她。
第二世:爱是一个灵魂的本能。
虽然陈初七爱了霍去病,但在我看来,她对非乐的爱是更有宿命感,更深入潜意识,更是一种本能。
有人说陈初七不爱非乐,她只是受小七记忆碎片的影响。
其实那个说是记忆碎片并不准确。
因为第一,陈初七没有前世的记忆,第二,如果说有记忆的话,那她对其他人也应该有“记忆碎片”,但她只有在面对非乐的时候才有反应(我没记错的话她甚至在面对她姐姐们的时候都没有过所谓“记忆碎片”),而她那些反应,与其说是“记忆”,不如说是爱一个人的熟悉感,那不是因为想起了什么。
她会珍惜粮食,掉到地上也会吃。
不是因为她还记得他的话,而是因为他的话对这个灵魂产生了本质的影响的改变,成为了她的潜意识,就像一串编程代码植入她的系统默认值,没有人教过她,她也不记得谁教过她,但她就是会这么做。
她会喜欢他背她的感觉,喜欢他的房子,在监狱里觉得他会来救她……这些都是爱的潜意识。
类似的可以理解成,一个人很喜欢吃他妈做的红烧排骨,就算有天失去了所有的记忆,但他再吃到红烧排骨,味蕾依然会为它的香味而兴奋。
就像宝玉初见黛玉,说的那句“这个妹妹我见过的”。
可以勉强做个对比的是,霍去病是哪吒下凡,但小七对他可是0熟悉感。
残存的熟悉感本身已经说明了非乐的特殊性。
而且除此以外还有别的。
陈初七的性格比小七还不好相处,被仙女宠大,虽然在人间但几乎无法无天,她小时候遇见传说中的非乐,但感情更倾向于倾慕和崇拜。
非乐答应来找她,却食言,在不明真相的陈初七看来其实是很伤心的。
后来她知道非乐的妻子和自己长得一样,她又可以了……那个时候她开始要找男人嫁了做药引,找了好几个,后面他遇见霍去病也是想的“做药引”,但是她没想过让非乐做药引。
不是不想,是不敢想。
她说她不敢想让非乐做药引。
提到非乐,她是少有的失意,因为她太清楚即便她想嫁给那个人,那个人也没有表现出那方面的意思。
要知道非乐这个时候年纪不小了,早不是当初仗剑走四方的少年。
陈初七是人,她明知道她和非乐是多么的不合适。
一个有过爱妻的中年男子,而且对她没有主动示好过,自己主动要嫁对方都不松口。
陈初七在非乐面前明确表达过三次想要嫁给他,不算那些隐晦的暗示。
一次是在要跟霍去病开始前,一次是把他当成乞丐时说“他是我最想嫁的人,可是他不仅自己不娶我,还不让别人娶我”,还有一次是非乐受伤时她用自杀逼非乐娶她。
在她的视角看来,非乐明确的拒绝过她三次。
在座的各位若是身处陈初七的位置,估计也没办法为这样一个男人一直守身如玉吧。
站在上帝视角大家心疼非乐,但在陈初七视角何尝不虐呢。
唯一一次非乐说要娶她,也是在三次拒绝和那句“我爱的是那个小七,不是你”之后,而这个时候比起霍去病的全心全意,眼前这个因为白鹭仙子遗言而答应娶自己的人是真的爱自己吗?
在陈初七眼里这是没答案的。
她也打算嫁给霍去病了。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要不是仙女湖还有小七实在心之所向,非乐你差点就要变男二了哈还有几点表现初七心底爱着非乐的,比如:答应和霍去病在一起时,她问,你能接受我心里住着别人吗?
(初七可从来没问过非乐这句话,霍去病死后她也是说需要时间缓一缓)在陈初七和非乐相处中,她依然继承了前世“为他改变”的光荣传统。
在非乐受伤的刺激下开始修炼法术。
而且相比对霍去病,她依然是很听非乐的话的。
还是那句话,愿意为你改变和妥协。
在霍去病那里像个刁蛮女友,气急了狂甩人家十几鞭子,没见心疼。。
她对非乐也不过就一句“我恨你”,还为当着他面诉说怕他难过而道歉……明显对待非乐更小心翼翼,处于被动。
最离谱的是刘彻要杀非乐那次,非乐说让初七不要逼霍去病,初七却一再激他逼他。
相比很多次虐非乐时的无心之举,这次她不是不知道这会让霍去病难受,但她还是在逼他。
初七是爱霍去病,但这种爱更多的还介于喜欢和爱之间,没有达到为对方设身处地更没有为他改变。
在和霍去病的感情中,她才是收放自如的主动方。
霍去病是少年郎,初七第一次遇见他,那个颜狗得到满足的眼神,就像小七初遇不高兴一样……但是陈初七没有那时候一眼万年的少年郎不高兴,不高兴是真的不高兴,他苍老衰颓,但她长时间以来第一选择依然是他……即便只看第二世,我也并不认同很多人说的“陈初七爱的是霍去病,不是非乐”第三世:陈初七死了,编剧很多细节暗示过,小七回来了,不过按理来说初七毕竟是小七的一部分,和霍去病相恋过必然会留下痕迹,不过剧中没有体现。
她选择了回到人世,回到非乐身边,做个凡人。
我个人是很喜欢非乐的,而且也相信他是适合小七的。
他宠着她,但不会惯着她。
她可以做个快乐的小娇妻,但不能无法无天。
完美ps.我个人是不相信生生世世爱的,转世一定会改变一个人。
世上会有两片相似的叶子,但他们终究不是同一片。
也许不高兴也会转世投胎,下一世,你还会爱小七吗?
在抖上刷到了这部剧的视频,挺好玩的就去看了,这部剧的七仙女真的跟其他几部的仙女与众不同,除了老二,都很憨厚,笨笨的,不过还挺可爱,也可以理解,毕竟是仙女常年被王母封闭在功课亭,对人间的事不怎么了解,所以表现出的呆萌与无知反而很真实,很可爱。
后半部分就比较伤感了,很喜欢白鹭仙子,白鹭又漂亮又善良,陪伴守护非乐这么多年,都说珍惜眼前人,可白鹭不就是非乐的眼前人吗?
不过也不能怪非乐,非乐一生只爱小七一人,即便别人再好,心里也再装下任何其他人。
况且白鹭也从来没有向非乐索取过一丝爱和回报,就这样陪伴着非乐没有小七的这些年,最后却还是为了非乐付出生命,所以还挺心疼这样一个如此善良又美丽的白鹭仙子。
1、关于墨家墨家所崇尚的“兼相爱,交相利”,宣扬人与人之间的互助互爱,目的是建立一个和谐温馨的社会,似乎并无不妥。
但是刘彻为什么一定要消灭墨家?
为什么不能容忍墨家有丝毫复兴的迹象?
哪怕非乐曾经救过他,哪怕他十分清楚非乐的为人。
因为归根结底,墨家的理念隐含强烈的政治诉求,而“爱”作为墨家理念的核心,同时也就是支撑政治诉求的力量源泉。
刘彻刚刚找到了最适合的治国理念——儒家思想。
这种经过改造的思想,强调秩序、尊卑、忠孝等,最大限度的迎合了教化民众、收揽人心,从而巩固帝国统治的需要。
作为一个卓越的政治家,他十分清楚,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只信奉一种思想,那么就不会有人琢磨那么多“为什么”,比如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他们就会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
而墨家,一旦有机会和能力,就会对人们的思想和现存的秩序进行颠覆性的重构。
所以他不能容忍墨家的存在。
他不会忘记,战国时代的墨家就与儒家并称“当世之显学”,有众多的信奉者、追随者和殉道者。
墨家的可怕不在于器械之精,守城之固,而在于它“蛊惑人心”的力量。
不管非乐或其他墨家领导人是否愿意,只要有合适的时机,它就会试图夺取政权,从而推行自己的那一套治国理念。
这才是它真正可怕的地方。
这就是必须要消灭它的理由。
有人会说,虽然古代中国一直是儒家思想主导,但儒、佛、道三家长期并存,或者古代中国表面崇儒,实际上“外儒内法”。
既然其他思想可以存在,因此墨家也并非不可容忍。
事实上,儒佛道之所以能够并存,是因为释家和道家放弃了自己对现实政治的诉求,而向儒家的地位表示臣服,佛、道不约而同的讲求避世,前者追求看破、顿悟,后者则追求得道成仙。
这种有意无意的回避,既满足了帝国统治的底线,同时也是对“教化民众”的加固;而法家则弥补了儒家“教化有余、威权不足”的缺点,成为了儒家的好搭档。
而墨家,由于其导向一种伊甸园般的人间乐土,吸引和聚集了一大批能人异士,战国时代多元权力中心之间的冲突和制衡,为墨家提供了生存和繁荣的土壤,使墨家不仅在思想体系上不断发展完善,而且在政治实力上也变得举足轻重,成为各诸侯国拉拢的对象。
经过数百年的发展,至汉武帝时期,墨家的思想体系已经根深蒂固,与帝国所信奉的儒家也有不可调和的矛盾。
墨家思想的无限制传播,不但会导致民众对儒家体系的信仰危机,从而可能导致儒家体系的崩溃;更有可能被野心家所利用,成为既有政权的现实威胁,比如东汉的太平道、元末的明教、清末的拜上帝教,他们当初对伊甸园般人间乐土的向往和追求,与墨家并无二致,却最终与世俗政权走向尖锐的对立和冲突。
这样我们就不难明白,当小七用墨家理念把新余治理成人间乐土,而几乎对刘彻要脱口而出时,东方朔为何阻止了她?
东方朔是一位精明的政治家,他十分明白,墨家的治国理念始终是刘彻心中的禁忌。
2、关于爱之大义如前所述,墨家从其诞生到兴旺,自然而然的与现实政治有密切联系。
墨家之爱,无论其如何大义、如何无私、如何包容,归根到底是一种政治诉求,或不自觉的会导向政治诉求。
对墨家而言,“爱”既是目的,也是手段。
也就是说,在达到目的之前,它始终是一种手段。
当然,真正的墨者不会看到这一点。
这就是剧中非乐的思想、品格的背景和渊源。
剧情一开始,非乐便是墨家“大爱”思想的践行者,在最纯粹“大爱”的要求下,无论是“墨者之剑不杀无罪之人”,还是毫不迟疑的救助墨家大敌刘彻,都是任何一个合格的墨者都会去做的。
如此看来,墨家的大爱思想,既高尚又幼稚,既是招揽人心的无上法宝,也是自我毁灭的定时炸弹。
因为在面对自身存亡和理想社会存亡的抉择时,它会选择后者,这就注定了它不可避免的悲剧。
这点太行四剑士从墨家的武学上看到了,“墨家剑法虽然精妙,但其剑魂却有荒谬之处……一种没有杀伤力的剑法,是不可怕的”。
非乐是一个真正的、纯粹的墨者。
也正因为如此,他的爱不是世俗的、人性的爱。
他苛求自己、压抑自己甚至虐待自己,从根本上是对墨家“大爱”的坚守。
他不愿偏离自己的信仰,在与小七一年的相处中,向对爱知之甚少的妻子所传递的,也一直是这种“大爱”;小七投胎转世后,他与小七相见不能相知、相处不能相守、相思不能相恋;小七移情别恋时,他又选择牺牲自己、成全他人,只要自己所爱的人快乐幸福。
但是,这种超凡脱俗的“大爱”是对人性的无限拔高,也最终是对人性的悖逆。
而爱,只能是人性深处荡起的涟漪,是人性深处的光辉,是对人性的自我发现和实现。
非乐的爱,长期游离于人性之外,既彰显了他人格的可贵,也注定了他命运的可悲。
长大后的初次见面,最动人肺腑的不是非乐和小七的忘情拥抱,不是一幕幕回忆画面的交相成替,也不是非乐内心煎熬无法遏制的眼泪,而是作为旁观者的三公主的含泪独白,“他太可怜了,你不会知道,他有多可怜、多痛苦”。
三公主痴恋卫青十七年,她的爱是纯粹的爱、自我的爱、闪耀着人性光辉的爱。
此时她深切的体会到一种震彻心灵的酸痛,为了“大爱”,非乐正在付出多大的代价,承受多大的苦楚。
在“大爱”面前,非乐蒙蔽了自己的双眼和内心,他以为自己的牺牲是对的、应该的、值得的。
当仙女湖告诉他,“如果我是小七,宁愿再被打下凡间一次,也要得到原本属于我的爱”。
他才渐渐开始醒悟,终于在第38集,他认识到自己其实何曾懂过爱,“墨家的老祖宗,把爱做为墨家的核心,只可惜我作为一个墨者,我到现在都不知道爱的力量究竟有多大”。
到这里,他才算完成了对自我的反思和重新认知,才挣脱了“大爱”的枷锁,实现了对人性之爱的自我救赎。
3、关于本剧的主题关于本剧的主题及观众最纠结的虐恋,先来看看发行人马千测的官方态度:“人间出生成长的陈初七和仙女小七,在主创团队策划编导过程中,一直界定为有联系的两个剧中人物,陈初七带着之前仙女小七的些许习惯,但是没有完整的仙女记忆,她只是朦胧中直觉里知道非乐和自己很亲,作为凡人的她有全新的爱恨喜怒,非乐是这一切的知察者,亲历者,他的爱之大义是不能因己而让心中的姑娘受伤害.这一点观众若是看透看懂看深刻了,也会对非乐这个人物及全剧关于人生的表达,产生升华式的理解。
”在这里,剧组强调的仍然是非乐的“爱之大义”,诚然,“爱之大义”可歌可泣,同时也是可悲可叹的。
故事一开始,小七是无忧无虑的仙,非乐是追求大爱的人,偶然的邂逅和结合,小七在“人”的道路上越走越真,投胎转世后也不曾改变;非乐在短暂的幸福破碎后,却沿着墨家的“大爱”之道,从“人”的道路上渐行渐远。
这样下去,他们的选择将再也不会有交集,这将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
仙女湖之“墨仙”,这里的“墨仙”究竟该如何理解呢?
是墨者与仙女的浪漫爱情?
还是墨者通过对“大爱”的坚守,从凡俗的墨者变成了超凡的墨仙?
抑或是天真无知的转世仙女经过墨家大爱的洗礼,为挽救万千生命毅然自尽,羽化登仙?
小时候看白蛇传,看到许仙白娘子最后都得道成仙,觉得是完美的结局。
现在看来,这其实是彻头彻尾的悲剧。
成仙是他们的愿望吗?
成仙后他们会幸福的在一起吗?
他们要的是相守相爱、生死相许,而成仙是什么?
成仙是禁锢,是舍弃,只是对命运抗争失败的归宿,是对宿命和规则的屈服。
同样,“墨仙”的含义呢?
我宁愿相信它只是简单的墨者与仙女之间的浪漫爱情。
墨家所传承给非乐的大爱思想,时而彰显着责任,时而蕴含着包容,时而又诠释着牺牲,却唯独压抑着内心最真实的渴望。
他想带给妻子最深厚的爱,却在“大爱”的漩涡中迷失。
仙女湖的主题应该是对人性的追问、实现和救赎,对爱的解读,卸去大义的枷锁,追寻爱的本源和本真。
而恰恰不是对“爱之大义”的颂扬,并非“爱之大义”不可取,而是缺少人性光辉的、超凡脱俗的大爱,注定是残缺不全的。
(不限转载)
“低龄”,这样一部充满社会正能量的神话竟然说成很“低龄”!
“兼相爱,交相利”传达的墨家思想你们懂吗?
虽然我平常比较喜欢看历史权谋剧,但这部神话剧却令我耳目一新,看了几遍依然言犹未尽。
这部剧所表现的内容挺丰富多彩的,其中夹杂着历史文化,儒墨两种哲学思想的碰撞,爱情观,思想教育,旅游宣传等多方面内容,这是其他神话剧所不能比的,有的影视剧看了几十集都不知道讲的啥,而这部剧除了剧情搞笑但却令人感动。
对汉代的历史社会文化,细节大致还是做的都还不错,汉武帝,卫青,霍去病,东方朔等重要历史人物描写也基本符合历史,汉武帝的霸气外露,卫青的谨慎细心,霍去病的年轻气盛,东方朔的幽默风趣,处理的非常到位,丝毫没有随意编排的感觉,历史与神话的完美结合真的比较少见。
这部剧处处体现墨家的思想,如墨者非乐对追杀他的朝廷官兵只是打倒在地,不伤性命,甚至施以援手,答应别人的事说到做到,这体现墨家的“兼爱”思想,你可能觉得这男主太玛丽苏了,不过这就是墨者风格,一点都不觉得违和,但是对叛徒化方从来不心慈手软,说杀就杀,为了维护正义,对天庭伤害凡间敢于直面对抗,因此也爆发了两次天人大战,天庭丝毫不占上风(信仰的能量),这体现墨家的“非攻”的一面,反对入侵战争,维护天道正义。
王母娘娘为之恐惧,为了除掉男主非乐,铲除仙女湖,不惜向自己的女儿下最恶毒的诅咒。
他与小七的婚礼也很简单,一个花冠,没有婚服,请白鹭仙子作证婚人,仙女湖作高堂成亲,一切从简,两人就过起简单而幸福的生活,他虽然拥有墨家雄厚的财富,却依然过着最清贫的生活,为了就是行侠仗义,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这体现墨家“尚简”的思想。
还有点表现汉武帝时期因为战争频繁,结果造成城中几乎没有青年男性的社会现状,一个男子被几十个女子竞相追逐的境地,其中过程十分滑稽搞笑,却也真实反映战争对人民的伤害,毕竟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最后女主小七深受男主非乐的影响,逐渐接受墨家思想,在新余推行墨家的主张,赢得百姓的拥护,为了结束天人大战解救百姓,毫不犹豫的以自杀来制止这场无尽的杀戮,还是体现了墨家“非攻”和“兼爱”的思想。
男主非乐还有其他优点,卫青事件他对朝政争权夺利看的清清楚楚,通过三公主为卫青出谋划策,卫青得以转危为安,可以看出论权谋他也一点都不输别人。
最后男主非乐与七仙女的始终如一的爱情故事又虐又令人动容,这部剧也让我开始对墨家产生浓厚的兴趣。
我看到有人说剧情低龄,救命,所以CCTV8想宣传的“兼相爱”你懂了吗?
整部剧都在贯穿墨家的思想,而有些人只把眼睛聚焦在低端的笑点上,你配看“高龄”电视剧???
我认为这部剧老少皆宜,而且后面有在升华,比如人在各种事情上应该如何处理?
人与人之间应该秉持怎样的相处态度?
这整部剧从一开头都在讲述墨家的大爱无疆,笑点有时候是低龄了一点,但是你永远看不到这些高级的东西吗?
你就是为了看电视剧而看电视剧,你又不是为了得到什么启示,给你看高龄?
现在没有网友,估计你都看不懂高龄电视剧,呸
小时候跳台到央8的时候看的吧,觉得挺好看的,我一直以为是七仙女的故事呢,没想到居然是取材于《搜神记》中的毛衣女下凡的故事。
但是感觉故事情节和七仙女差不多啦,就是仙女下凡嫁给凡人然后经历各种波折。
但是这个女主真的长的很好看!
笑起来特别治愈,演技也很好,男主演技更不用说了,就是我不怎么吃他的颜哈哈。
不过这个剧服道化做的还可以啊,很仙很好看!
女主哭戏也很好看的!
故事环境和其他七仙女完全不一样!
这个小七还能投胎成凡人,凡人那段真的很有意思!
可以去看!
这部剧很多人物的爱情都产生得让我觉得,咋说,迷惑吧。
小七和非乐的爱情我大概还能理解,毕竟有一个美救英雄的开场,非乐肯定咔咔心动。
毕竟谁会不喜欢一个会傻乎乎用石头砸你腿,还问你为什么要在地上爬着救白鹭的小仙女呢。
谁会不喜欢一个爱跟着你还喜欢赖在你背上叫你不高兴的小仙女呢。
至于小七爱上非乐,一开始大概是爱他生气也不会咬仙女吧,爱他被一群人围着咬架也不咬回去的样子吧。
白鹭仙子对非乐的爱,我确实也看出点苗头了,但这个苗头是在小七被天兵天将抓走前告别,要白鹭仙子照顾非乐时,看白鹭仙子的眼神我才看出点不对劲来。
这突如其来的爱情,在这之前我还以为白鹭和我一样只顾着傻乐,磕小七和非乐的CP呢。
为什么仙子会喜欢上在她背上吓得尿出来的恩公啊,莫非是非乐那一抹包扎时展露的温柔,猝不及防且迅速俘获了仙子的心?
所以说在影视作品或文学作品里救小动物果然有好报,不论是救蛇救狐狸还是救鸟救蜘蛛,这化身为人报答恩公甚至爱上恩公不得好死的概率都有点高。
言归正传,凳子精说喜欢小七,是我觉得爱情产生的最离谱的一次。
当初小七假死,两条吃人的鱼精都多愁善感的哭了,他在旁边看着好像内心毫无波动甚至有点想笑(bushi)。
他还说恨谈不上,当初当凳子的时候他摸小七的脚被小七踹了,有旧日恩怨所以哭不出来。
这个好色的凳子精明明色胆包天,不但数次用法术诱拐凡间女子,还不止一次的惦记小七和老三,变成卫青的模样去诱拐老三的时候,算盘还打得挺响,觉得老三长的好看胆子又小。
我还以为他要在好色变/态,风流成性的路上一去不回了呢,结果突然一脸深情隐忍不甘的说喜欢小七。
把我雷得不行,雷到想扒开屏幕问他一声:“你没事吧?
” 其实霍去病和初七的爱情火花,我也觉得擦出的有些,呃。
初七可以理解,情窦初开的小姑娘嘛。
但是霍去病上一秒还把她当小七姐姐,完全是一副当年初见时傻弟弟的姿态,言语之中多有崇拜,我真的以为他小时候说要娶一模一样的仙女姐姐是句戏言,意思是要找个像仙女那么漂亮的。
结果知道人只是长得一模一样,他就转成了恋爱上头模式,初七心里有人他也不在乎,哦,是师傅啊,那就更不在乎了。
为什么会爱得那么快啊,为什么毫无障碍切换到热恋模式了呀摔。
还有泰仲飞身上前救非乐,我已经觉得他死的有点草率,就不能用剑打掉他同事漆雕烈的剑吗,没想到后续发展更是,他的老婆霓先是恨非乐和小漆,后来不恨非乐了,在人家照顾之下天天缝布鞋,她和白鹭仙子面对面互问“你咋不和非乐在一起算了”的时候,我莫名其妙有点心塞,这微妙的气氛呐。
所以不恨就要爱是吗,不恨小漆后被他救儿子的行为所感动,又和他在一起了?
算了,她有选择和谁在一起的自由,寡了这么多年说不定也有等小漆的成分在呢。
再浅谈一下主线和支线的两对三角恋吧。
初七喜欢非乐,非乐喜欢初七,但为了她的前程选择拒绝,两个人一直没有在一起。
于是初七后来也爱上了霍去病,霍去病爱初七但是他死了不能和初七在一起,主动表示愿意成全初七非乐,最后初七还是和非乐成亲了。
卫青喜欢平阳公主,平阳公主也喜欢卫青,两人为了彼此的脸面等原因一直没有在一起。
于是卫青在三公主默默守护下也爱上了三公主,三公主爱卫青但是怕他死,所以主动成全了卫青平阳,最后卫青还是和平阳成亲了。
不觉得有点相似吗?
最相似也是最让人牙疼的地方就是他们都爱得很清醒,爱得不伤害其他人,甚至总想着成全别人,总做让自己难过但是让其他人都开心的事情。
大家的爱情观为何都如此相似,就没有比较过激的那种吗?
那最让我牙疼还有一点,就是你的遗言我的遗言,好像都一样。
白鹭仙子死之前希望自己爱的人和小七成亲,说你们要幸福。
霍去病死后对小七说的最后一句话也是说希望爱的人和非乐成亲,说你们要幸福之类的。
小七被天兵天将抓住后,差不多也算永别了,她也是让自己爱的人守孝三年后(bushi)和白鹭仙子成亲,让他们幸福。
感动不,感动。
这爱的多大度啊,多清醒啊,多为自己的爱人着想啊。
。。。
只是,你们为啥最后都在操心婚嫁之事啊,这个世界上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事情了吗,不结婚会死吗(此处拉走言语过激的作者,也就是我)。
最后,我有一个小疑惑,因为王母的咒语,和初七订婚的三个人都在结婚前三天死了,凳子精更是想亲都会被柱子砸什么的,为什么非乐却安然无恙的活到拜堂后?
总之我还是挺喜欢欢脱的前五集的,但是后面的剧情走向真的是,嘶,时时让我牙疼。
只能说,他们的人生他们的爱情,他们开心就好。
很早在央视看过这部剧,零零散散的记忆,只记得陈龙和霍去病,当时好喜欢霍去病啊,只记得当霍去病死了的时候我好难过。
多年后的今天,在B站视频的评论下看到有人提起它,就用爱奇艺搜来看,2倍速看剧。
这次好心疼非乐。
非乐啊非乐,初七说过如果有个男人像你这样为我哭,我为他死都值得了。
这样的男人,才是真正的好男人,与这样的好男人谈恋爱才值得。
但也很喜欢霍去病,意气风发少年郎,联想起当年的那个勇敢无畏的少年,也许真正的霍去病来人世也是为了完成任务?
也许他真的是神仙转世?
但愿吧。
那个流传千古的少年,像流星划过大汉的夜空,却永远留在千秋万代人们的心中。
相比较于现在电视剧中一水的小鲜肉脸,当年的男女主脸真是太难得了。
女主贡米,虽然不是惊艳挂但很耐看,符合她古灵精怪的人设。
男主陈龙,从武松知道他的,当时就觉得武松好帅。
非乐的沉稳深沉被他诠释的还不错,他真的好有男性魅力啊。
除此之外,大仙女二仙女三仙女各有特色,完全不会脸盲。
各路配角也各有各的特色。
霓、猜、白鹭仙子、陈富贵老婆都好美呀。
卫青、霍去病这样的脸立在那里才会让人信服他们是打仗的将军。
好怀念那个时候的电视剧,让人看过之后,过了那么多年还会有印象,还会把它从落满了灰的记忆里翻出来晒晒太阳。
这部剧现在看来,也是不过时的,不狗血三观正演技好情节抓人,现在的电视怎么都那么难看?
那些年躲被窝里看的良心剧!
觉得挺好看的,尤其前面几集真的挺搞笑的,小七有点傻傻的,但是很可爱,而且她的傻气是基于对人间世事的陌生与懵懂,口口声声叫“人”,“你是母人吧?
”就像个小孩子,还老是用自己的仙力帮助墨子,一点都不知道掩护。
非乐的性格也不错,作为墨家最后一位墨子,他沉稳内敛,慷慨大义,偏偏不懂人生的乐趣,两个人相爱是基于性格的相互吸引。
两个人的互动也甜,到后面小七转世投胎变成陈初七,对对,就是林妙可演的小女孩,她不小心走到仙女湖畔的小木屋前,非乐看着她,给她吃葡萄,那一幕真的挺虐的,还有后面的送一半月亮给他。
后来小七莫名其妙爱上了霍去病,小霍又爱上一个人,反而弱化了男女主之间的感情,这一点不是很能接受,但是可能就是有点现实,有一些总会错过的。
男女主选角很好,演技也都非常自然,瑕不掩瑜,可以看看。
最近回顾了《天外飞仙》,突然就想到了另一部超爱的仙侠剧《仙女湖之墨仙》。
央视粑粑播的剧,正剧又带着股青春偶像风。
萌大统领当年还是那个侠之大者的非乐,贡米的小七娇俏不造作,人设天然可爱萌,和不高兴就是大叔和萝莉的写照,前期各种欢乐撒糖,后期虐死人不偿命。
林妙可的小初七更是承包N多回忆杀和泪点,格外惹人心疼。
墨家在剧里的刻画正得不能再正,心目中的侠者No.1就是非乐,对墨家大爱的阐述深入人心。
这是一部即使后期女主转世同时爱上男一男二却依然不会让人讨厌的剧,反而各种难以抉择,非乐霍去病都是我的爱啊。
还有卫青和三公主的虐心纠缠也是让人从头哭到尾。
主角配角人设都是极其出彩的,成熟稳重的侠义墨者非乐,一哭就发大水的大姐,睿智的二公主,呆萌专情三公主,四五六双胞胎复制粘贴,鬼灵精怪小七,表面讨人厌实则可爱得不行总是被变成乌龟的县令,名字叫猜永远在想方设法越狱的女囚,意气风发又深情的少年英雄霍去病,温婉大气的平阳公主,让人又敬又恨的汉武帝,对平阳公主不改初心的痴情卫青,承包笑点的翘尾巴鱼精和胖头鱼精,善良的米粉店夫妻,嫉妒成性的小心眼后妈年糕嫂,单恋非乐却从始至终保护小七和不高兴的白鹭仙子,兜兜转转爱恨交织的漆雕烈和霓,逗逼又执着于墨家道义的追,受过情伤却依然有爱的仙女湖,讨人嫌的王母,推动剧情转折的谄媚凳子精…… 四五年了,对剧情和人物还能如数家珍也是厉害了。
九年的编剧功力真真是不错的。
可惜的是这部剧好像反响不怎么热烈,看过的人不多诶。
差一点其实差很多。团队合作沟通差一点,台词差一点,分镜头差一点,选角差一点,海报设计差一点,演员表演差一点,那整个片的质量就差十万八千里了...
以前的电视也太好看了吧!我至今都记得狗变金子、人变金子、导致整个城市都是金子,然后通货膨胀哈哈哈哈哈
女主人设太讨厌,一直缠着男主,有点碍事
现在看很尴尬,但以前是真的喜欢
看不懂故事谁的到底是什么
补标:在央视看的,当年很喜欢这部剧
卧槽尼玛,本来刚开始5.4分的。7年没见尽然都7.4了。童年情怀害死人,现如今豆瓣中涌入了大量毫无理智的新人,豆瓣评分是越来越不可信了
弱智的烂剧情,女主漂亮
不要说我是新余人!!!!!!劳资从来没去过仙女湖!!!!!。。。。
不知道为什么小时候看这个很害怕
好看还是好看的,前期以为是个喜剧,后期发现挺虐的。但那个时代,爱情大过天的调调,现在有点不太适应了
仙女智商最低的一部剧,随便打开pad看了五集,看到三仙女暗恋卫青,汉武帝到处想仙女封贵妃的那一幕我忍不下去了。。拉到结局看到霍去病居然是哪吒的那一幕我阵亡了!!!!放过霍去病吧!!
我没事!我不疼!
我觉得这剧不错,很适合过年的时候放,为什么5分?是因为看不惯那些只打一分的。
小七,不高兴,卫青霍去病,还有漆雕这个姓,小时候看得我好难过,液晶电视的时代和公共频道,墨家墨钜墨者什么的对一个中二小男孩来说真的太酷了
故事有点扯,但是还是挺喜欢三公主和卫青的,可惜了
这结合了三角,四角恋,以及魔改历史,五毛特效,最惨霍去病,明明是英雄,确要被人魔改
我真的从来也不知道CCTV-8的口味是这么差的!这片是怎么通过审核的!山寨张柏芝好像有胡子~
编剧太差,看不下去
这么好看的电视剧,小时候看了两三遍呢,怎么就是不火呢!还有贡米小姐姐,那么好看也不火,突然想起同样情况的穆婷婷,哎